秋分民俗小故事 你必知的节气小典故

秋分也是中国农民的丰收季,在硕果累累的秋天,农民伯伯都笑开了花。那么你知道关于秋分民俗小故事有哪些吗,一起来看看吧!
1、祭月。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如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说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据考证,初“祭月节”是定在“秋分”这一天,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不一定都有圆月。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。所以,后来就将“祭月节”由“秋分”调至中秋。
据史书记载,早在周朝,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的习俗。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、地坛、月坛、天坛。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。
2、拜神。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:开漳圣王又称“陈圣王”,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,对漳洲有功,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。
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,每逢诞辰,信徒多茹素齐,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。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: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、明山、巾山三座山的山神,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,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。
4、送秋牛。秋分时节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。“秋牛图”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。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,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俗称“说秋”,说秋人便叫“秋官”。
由来
秋分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—24日。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。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°(秋分点),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(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)。
秋分过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,即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;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,即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。故秋分也称降分。2018年6月21日,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-
为了不值钱的面子,我放弃了真挚的感情博君一笑 浏览:96
-
《我们的婚姻》番外:离婚后的陆维斌子木悠悠 浏览:75
-
谈恋爱之前,千万要擦亮眼!博君一笑 浏览:68
-
警惕!不爱你的男人会有这三种表现!博君一笑 浏览:46
-
丑拒!不想花钱又不想花时间的爱情我不需要博君一笑 浏览:42
-
好人有好报,但是烂好人没有子木悠悠 浏览:35
-
干得漂亮!野王哥哥带我飞清风徐徐 浏览:25
-
父母追星居然也能塌房?!子木悠悠 浏览:17